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纪年法”,大约近20种。

“干支纪年法”,作为“全国通用”的纪年方法,是东汉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以政令的方式颁布的。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章帝下》载:“元和二年,春,正月,乙酉,……《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䜣、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

这个新历法,把元和二年,也就是公元85年,定为“乙酉”年。

从这一年开始,虽然“帝王年号纪年”仍然使用,但同时也开始使用“干支纪年法”。

在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纪年法”中,可分为三大类——“年号国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和“外来纪年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全国性”的“纪年法”——如“道教纪年法”、“藏历纪年法”、“蒙历纪年法”和“傣历纪年法”等等。

“年号国号纪年法”,又可以分为“帝王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和“国号纪年法”。

“帝王纪年法”,是以帝王在位的年次纪年。比如,《左传》说的“隐公元年”,就是鲁隐公元年,换算过来,就是公元前722年。“哀公十二年”,就是鲁哀公十二年,即公元前483年。

“年号纪年法”,始用于汉武帝。如“元封元年”、“太初三年”等等。皇帝高兴了,可以随意改“年号”,汉武帝在位就使用了十一个“年号”。“年号纪年法”的问题,一是“年号”内时间长短不一,且更换频繁,纪年难免混乱;二是当几个政权共存,使用谁的“年号”即表明谁为正统,争讼难断;三是“年号”也多有重复,需要另加说明,使用麻烦。

“国号纪年法”,只有中华民国使用过,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同时废除以前一切“年号纪年”,现在台湾地区仍然使用这种纪年法。

“外来纪年法”,如西部一些地区曾经使用过“回历纪年法”;佛教活动中,使用“佛历纪年法”。其实,使用“公元纪年法”,也是使用“外来纪年法”,现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使用这种纪年法。

另外,战国时期,随着人们对天文观测的进一步深入,形成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

“岁星纪年法”,是根据“岁星”,也就是现在说的木星,运行一周天中每年所在的位置,确定“岁在某某”。

古人选择“岁星(木星)”,一是因其运行的轨道,最接近从地面观测到的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最接近;二是“岁星(木星)”运行一周天,耗时十二年(实际是11.8622年),与太阳“运行(其实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十二年的时长最接近。

这样,人们就将太阳运行的“黄道”等分为十二份,分别名为“星纪”、“玄枵(xiao)”、“诹訾(zou zi)”等,称为“十二次”。这样,第一年就可以叫“岁在星纪”;第二年叫“岁在玄枵”;第三年叫“岁在诹訾”,依次类推,“十二次”周而复始。

因为“岁星(木星)”运行一周天实际用时11.8622年,它比太阳“走得快”,所以每到86年,“岁星(木星)”就会多走一个星次,这叫“超次”。第二年,人们就会让“岁星”在这一次再呆一年。

再说“太岁纪年法”。

“岁星(木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轨道,是由西向东,大概是因为使用不方便,于是,战国时期的人们有假设了一个“太岁星”。《史记·天官书》称为“岁阴”;《汉书·天文志》称为“太岁”;《淮南子·天文训》称为“太阴”。

当时的人们,让这颗“虚拟星”也按照“十二次”由东向西“运行”——当然是假运行,如果说“岁在某某”,对应的,就可以说“太岁在某”。

“太岁在某”的“某”,肯定不能和“岁在某某”一样。人们就另起了“十二辰”的名字,以“子丑寅卯……”的“地支”来表示“太岁”所在的位置——因为岁星在天,太岁在地。

对照表见下图——

这是“地支”最早进入纪年的“行列”。但是请注意,这个时候说的“太岁在寅”,并非代表寅年,而只是“太岁星”所在的位置。

至少在屈原的年代,也就是公元前300年前后,人们还给“太岁在某”的“太岁年”起了十二个专用名称。见下表——

后来,到了西汉,一些深谙历法的人,大概也包括司马迁,起了十个名字,叫做“岁阳”——因为“太岁年”是“岁阴”。岁阳与岁阴想配合,组成了六十个年名,周而复始。这应该是“干支纪年法”的雏形。

《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从武帝太初元年,即前104年,已经用这个方法纪年了。不过,不是官方历法。

岁阳、太岁年对应表如下——

大致就是如此。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