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红霞、实习生冯晶琳 武汉报道东湖之畔,南望山麓,一块块太阳能电池板铺满屋顶,为学生宿舍楼、体育馆等提供日常生活热水。一项地源热泵新技术,能让学校图书馆每年节约电能12万度,一项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年节约水量15万立方米……

这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简称“地大”)打造“双碳”校园的一隅,也是地大将校园环境建设和“双碳”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缩影。

对于“双碳”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人才瓶颈,包括地大在内的中国高校,正在加速进行人才的梯级培养。

“随着‘双碳’1+N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双碳’的内容浓墨重笔,各相关部门‘双碳’行动方案出台,中国‘双碳’产业正进入井喷期,资源、金融、科技尤其是人才的约束将非常强。”1月4日,地大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齐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面对这种局面,地大积极破局,推动‘双碳’跨学科人才培养。其次,地大开放办学,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再次,地大大胆创新,把科研人才培养、环境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抓手。”

地大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校园碳中和规划,并把碳中和明确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开展‘校园碳中和生活实验室’的人才培养试点,这在国内也是非常早的。”齐睿介绍,学校专门成立了碳中和科技创新研究院,把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新型双碳人才培养作为研究院的重要任务。2022年,地大已开展中国科协重点课题《全国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在各方面布局下,地大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探索解决“双碳”人才瓶颈的典型样本。

“双碳”人才培养的地大模式

在全国“双碳”工作中,湖北省因为拥有全国首批区域碳市场试点、中碳登和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三重平台优势,成为国内“双碳”产业建设和探索的先锋。

地质大学早在2014年湖北碳市场初步建立时,就参与到湖北省的绿色低碳发展中。

“我们对碳市场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非常看好,希望学生们也能参与到这项极有意义的工作中。”齐睿回忆,随着对碳市场和低碳产业发展参与的程度加深,学校愈发感受到人才的约束。“非常多的单位、企业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推荐学生。我们在系支部会议上讨论这个问题,一致认为高校应积极响应社会重大需求,于是我们将‘双碳’人才培养作为学科战略任务来展开。”

政府部门和人才需求机构也迅速响应并提供支持,在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后调整为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气候处)、湖北省碳交易中心的鼓励下,地大在华中地区较早地开设了碳管理课程,引入碳交易沙盘模拟,并先后安排本科和研究生学生,开展校园碳排放量的测算,学习国外知名高校碳管理经验,开展校园碳中和规划的制定。

目前,地大本科生院立项了“碳管理高素质人才”综合创新项目,湖北省教育厅让地大立项了荆楚卓越经管低碳人才协同人才培养计划。中碳登成立后,地大跟中碳登签署了教育部首个供需对接就业人才培养计划。“党建引领就业导向型双碳人才培养”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首届高校就业人才培养大会作案例展示。

在推动“双碳”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针对当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困境,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王焰新曾提出三融合模式: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

“为此,学校组建了跨学科的团队,即经济、管理、环境、生态、地信、机电学院的老师组成的团队,为不同学院学生讲授跨学科课程,指导学生开展碳通量测量、碳汇监测、垃圾分类、湿地保护、畜牧业CCER开发、LCA碳足迹等一系列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齐睿说。

学校还加强与社会层面的实战,地大教师团队曾带学生为新洲区做了湖北省首个街道层面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测算,助力新洲获评了全国生态文明示范。“这些工作又转化成了我们培养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交叉学科博士、碳资产评估、碳金融硕士,以及本科生碳管理教育的课程资源。”

此外,地大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齐睿介绍,地大对“双碳”人才的培育得到了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和中碳登的大力支持。“每年都有多名学生到一些‘双碳’研究机构实习,与数十家企业都已开展人才培养合作。还与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密切合作,形成了人才培养合力。”

“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得到社会认可。”齐睿说,当前已有一些毕业生先后加入生态环境部、中碳登、湖北省环科院、三峡集团、建设银行、武昌区等政府和国企“双碳”岗位,在湖北省和武汉市“双碳”规划和产业发展中逐渐成长为骨干。

在具体学术成果上,地大深耕“双碳”领域,在不同地质介质二氧化碳封存理论研究方面、碳封存与资源协同开采技术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项目及横向项目等近200项,建设与“双碳”相关的实验室10余个,其中包括自然资源部深部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

为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21年5月,地大还成立长江流域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在5-10年内建设成为碳中和数据中心、技术中心、人才中心,打造武汉国际碳中和示范区。学校还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发展研究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相关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及科普。

“地大将致力于攻克转化碳中和及相关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为培育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双碳’行业领军企业贡献力量。”王焰新校长如此解释地大“双碳”人才培养目标。

需求变动下的摸索

地大“双碳”人才培养模式的背后,是中国“双碳”人才匮乏的现状。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需要的“双碳”人才预计将达到55万至100万,而目前相关从业者仅有10万名左右,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国外也面临着类似的人才困境。欧盟碳市场启动较早,人才储备略微充分。但近十年绿色低碳相关产业在全球都迅猛发展,远超预期,也超过了高校系统的人才培养能力。

为此,中国政府部门和高等教育体系正在加速人才培养,以满足这场变革所面临的人才需求。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将碳排放管理员列入其中,成为“双碳”人才需求扩张的标志。

人才瓶颈会延缓中国低碳产业增速,增加企业用人成本。齐睿认为,从产业增长来看,我国风光电“十四五”期间有倍增计划,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大量项目都需要足够的专业人才支撑,否则会延误工期,耽误产能。从对企业的影响来看,在光伏原材料成本暴涨的背景下,企业竞争力也被削弱。若企业间互相高薪挖角,既推高成本,也影响设计创新效率。从长远角度来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使我国成为引领“双碳”产业发展的关键。但这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的单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存在巨大矛盾,打破学科壁垒,增强人才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需要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刻改革。

近两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和《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建设“双碳”人才体系,鼓励高校增设相关学科专业。

2021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先后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或研究中心。2021年4月,同济大学牵头“华东八校”共同发起组建了“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并发布《促进碳达峰碳中和高校行动倡议》,提倡加强校际开放合作,组建学科交叉团队,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培育一流“双碳”人才。同年10月,东南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高校联合成立了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世界大学联盟”。

当前,高校也在积极创新。齐睿表示,一是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学校办学发展的规划,成立相关机构,促进校园碳中和,推动环境人才培养。2010年,英国要求所有高校制定碳管理规划。2016年左右,美国高校都制定了碳中和规划。二是开展基于科研项目的双碳综合人才培养,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哈佛都在建“校园碳中和生活实验室”,组织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和跨学科、跨年级的学生团队,先从科学、工程、经济、法律等多个学科授课,然后围绕社区、地区的具体减排增汇问题,师生共同探索技术、经济的解决路径,既有研究教学,也有创新创业。

两类人才急缺

随着中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两类“双碳”人才的缺口更加凸显。

第一类是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的人才。齐睿认为,随着这些行业市场规模扩大,相关人才需求已大大超出了学科的培养能力。当前,中国风光电、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但从做大变成做强,还需发挥创新的驱动作用。我国风光电、电动车、氢能车的一些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仍然落后国外,CCUS、储氢都还有很多技术瓶颈,迫切需要大量科研人才,设计制造环节也需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另外,政府也迫切需要储备“双碳”人才,现在地方政府面临非常大的转型压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低碳产业布局都需要高素质人才,地方政府“双碳”治理能力迫切需要提升。

第二类急缺的是金融管理类的“双碳”人才。虽然地方碳市场试点已快10年,全国碳市场也初步建立,但对大多数企业和高校而言,碳交易及其相关服务都还很陌生,目前资深从业者都是靠自己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成长起来的。齐睿认为,碳市场突然之间如火如荼,很多企业都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入局碳交易,对碳核查、CCER开发、碳足迹测算等人才需求突然暴增,有相关经验的人才薪酬今年几乎翻倍了。

由CAYA气候行动青年联盟发布的《“双碳”人才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双碳”人才现状呈现“哑铃”结构,从业5年以上的人才占比29%,3年以下经验的从业者占比52%,招聘市场普遍需求的3-6年中等经验者缺乏。

《报告》通过对主流招聘网站的碳相关岗位的数据分析得出,目前最普遍的招聘目标是环境类、能源类专业、具有3-6年工作经验、擅长案头研究分析的求职者。《报告》还发现,目前“双碳”领域工作内容涉及到碳管理咨询的从业者达47%,涉及到碳数据核算与碳中和+的各有36%,而碳中和技术、碳市场人才相对缺乏。

如何才能在这种局面下突围?齐睿认为,要突破人才瓶颈,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深度结合。依赖市场,让技术和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来引导高校和企业的重金投入。同时在政府引领下的一到两年内,大力推动“双碳”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试点,3到5年内,应建立起立体、有效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而且这个培养体系应该是多层级的。

“顶层是博士,目前先靠传统学科的交叉、赋能,之后围绕新能源、储能、CCUS等形成独立完善的培养体系,这一层次特别强调科技创新能力。中层是本硕,迫切需要打破现在高校的单一专业培养体系,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层次双一流高校应担当主力,侧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再就是要利用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解决‘双碳’人才量的问题,培养一大批‘双碳’专业技能人才和服务型人才。最后,是碳中和的全民教育,提升全民素养。这四个层次呈金字塔结构,都非常重要。”齐睿说。

以湖北省为例,齐睿建议,政府应率先发力,尤其是湖北省、武汉市本身面临较大“双碳”转型压力,但同时也有碳市场、碳金融的先发优势和科教文卫的禀赋优势,应该高度重视“双碳”人才的培养,举全省之力打造“双碳”人才培养的高地,以人才链支撑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而“双碳”人才培养则应以高校为核心,这既需要相关人才培养资源向高校集中,增加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更需要高校本身人才培养机制体制的深度改革。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齐睿说,这种变革不仅只是包括技术、经济、产业,还包括发展观念、人才培养理念,高校需开展真正的自我革命,与产业深入融合,开放办学,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承担起“双碳”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



赞 (0)